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大全_亚洲精选中文字幕_午夜精品成人在线视频_欧美第一区第二区_狠狠干在线视频_欧美1—12sexvideos_日韩成人久久_日韩一区自拍

交通違章查詢網

交通違章查詢

所有地區
當前位置: 交通違章查詢網 > 交通法規 > 2016年最新修訂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

2016年最新修訂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

時間:2016-12-14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經2009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79次常務會議通過,2009年9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61號公布。該《條例》分總則、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一般規定、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污染防治、船舶污染事故應急處置、船舶污染事故調查處理、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法律責任、附則9章77條,[1] 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1983年12月2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予以廢止。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洋環境保護法 》,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所轄港區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港區水域外非漁業、非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工作。

海事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規定具體負責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需要,組織編制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實施。

沿海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相應的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

第六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沿海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反應機制,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預案。

第七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需要,會同海洋主管部門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監測、監視機制,加強對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監測、監視。

第八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沿海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建立專業應急隊伍和應急設備庫,配備專用的設施、設備和器材。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應當立即就近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二章 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 海洋環境的一般規定

第十條 船舶的結構、設備、器材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技術規范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要求。

船舶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要求,取得并隨船攜帶相應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證書、文書。

第十一條 中國籍船舶的所有人、經營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營運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體系。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對安全營運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體系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發給符合證明和相應的船舶安全管理證書。

第十二條 港口、碼頭、裝卸站以及從事船舶修造的單位應當配備與其裝卸貨物種類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適應的污染監視設施和污染物接收設施,并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十三條 港口、碼頭、裝卸站以及從事船舶修造、打撈、拆解等作業活動的單位應當制定有關安全營運和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規范和標準,配備相應的防治污染設備和器材。

港口、碼頭、裝卸站以及從事船舶修造、打撈、拆解等作業活動的單位,應當定期檢查、維護配備的防治污染設備和器材,確保防治污染設備和器材符合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要求。

第十四條 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應急預案,并報海事管理機構批準。

港口、碼頭、裝卸站的經營人以及有關作業單位應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的應急預案,并報海事管理機構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船舶、港口、碼頭、裝卸站以及其他有關作業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定期組織演練,并做好相應記錄。

第三章 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

第十五條 船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向海洋排放的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廢氣等污染物以及壓載水,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以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船舶應當將不符合前款規定的排放要求的污染物排入港口接收設施或者由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接收。

船舶不得向依法劃定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濱風景名勝區、重要漁業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海域排放船舶污染物。

第十六條 船舶處置污染物,應當在相應的記錄簿內如實記錄。

船舶應當將使用完畢的船舶垃圾記錄簿在船舶上保留2年;將使用完畢的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記錄簿在船舶上保留3年。

第十七條 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從事船舶垃圾、殘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接收作業,應當依法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

第十八條 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接收船舶污染物,應當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單證,并由船長簽字確認。

船舶憑污染物接收單證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污染物接收證明,并將污染物接收證明保存在相應的記錄簿中。

第十九條 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污染物處理的規定處理接收的船舶污染物,并每月將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處理情況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

第四章 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污染防治

第二十條 從事船舶清艙、洗艙、油料供受、裝卸、過駁、修造、打撈、拆解,污染危害性貨物裝箱、充罐,污染清除作業以及利用船舶進行水上水下施工等作業活動的,應當遵守相關操作規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治污染的措施。

從事前款規定的作業活動的人員,應當具備相關安全和防治污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第二十一條 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貨物適載要求的,不得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碼頭、裝卸站不得為其進行裝載作業。

污染危害性貨物的名錄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公布。

第二十二條 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進出港口的船舶,其承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批準方可進出港口、過境停留或者進行裝卸作業。

第二十三條 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的船舶,應當在海事管理機構公布的具有相應安全裝卸和污染物處理能力的碼頭、裝卸站進行裝卸作業。

第二十四條 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應當確保貨物的包裝與標志等符合有關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規定,并在運輸單證上準確注明貨物的技術名稱、編號、類別(性質)、數量、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等內容。

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載運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貨物,應當委托有關技術機構進行危害性評估,明確貨物的危害性質以及有關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方可交付船舶載運。

第二十五條 海事管理機構認為交付船舶載運的污染危害性貨物應當申報而未申報,或者申報的內容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可以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采取開箱等方式查驗。

海事管理機構查驗污染危害性貨物,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到場,并負責搬移貨物,開拆和重封貨物的包裝。海事管理機構認為必要的,可以徑行查驗、復驗或者提取貨樣,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第二十六條 進行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過駁作業的船舶,其承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告知作業地點,并附送過駁作業方案、作業程序、防治污染措施等材料。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2個工作日內無法作出決定的,經海事管理機構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5個工作日。

第二十七條 依法獲得船舶油料供受作業資質的單位,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對船舶油料供受作業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的,應當予以制止。

第二十八條 船舶燃油供給單位應當如實填寫燃油供受單證,并向船舶提供船舶燃油供受單證和燃油樣品。

船舶和船舶燃油供給單位應當將燃油供受單證保存3年,并將燃油樣品妥善保存1年。

第二十九條 船舶修造、水上拆解的地點應當符合環境功能區劃和海洋功能區劃。

第三十條 從事船舶拆解的單位在船舶拆解作業前,應當對船舶上的殘余物和廢棄物進行處置,將油艙(柜)中的存油駁出,進行船舶清艙、洗艙、測爆等工作,并經海事管理機構檢查合格,方可進行船舶拆解作業。

從事船舶拆解的單位應當及時清理船舶拆解現場,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船舶拆解產生的污染物。

禁止采取沖灘方式進行船舶拆解作業。

第三十一條 禁止船舶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轉移危險廢物。

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轉移危險廢物的,應當事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書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機構指定的航線航行,定時報告船舶所處的位置。

第三十二條 使用船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的,應當向駛出港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機構提交海洋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經核實方可辦理船舶出港簽證。

船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應當如實記錄傾倒情況。返港后,應當向駛出港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機構提交書面報告。

第三十三條 載運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的船舶和1萬總噸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經營人應當在作業前或者進出港口前與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的污染清除作業單位簽訂污染清除作業協議,明確雙方在發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污染清除的權利和義務。

與船舶經營人簽訂污染清除作業協議的污染清除作業單位應當在發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按照污染清除作業協議及時進行污染清除作業。

第五章 船舶污染事故應急處置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發生油類、油性混合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事故。

第三十五條 船舶污染事故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0噸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

(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500噸以上不足1000噸,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不足2億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三)較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噸以上不足500噸,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不足1億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四)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不足100噸,或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不足5000萬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第三十六條 船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發生污染事故,或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外發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應當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并就近向有關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發現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的,船舶、碼頭、裝卸站應當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并就近向有關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接到報告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立即核實有關情況,并向上級海事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報告有關沿海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第三十七條 船舶污染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船舶的名稱、國籍、呼號或者編號;

(二)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稱、地址;

(三)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以及相關氣象和水文情況;

(四)事故原因或者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

(五)船舶上污染物的種類、數量、裝載位置等概況;

(六)污染程度;

(七)已經采取或者準備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和污染控制情況以及救助要求;

(八)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規定應當報告的其他事項。

作出船舶污染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船舶、有關單位應當及時補報。

第三十八條 發生特別重大船舶污染事故,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

發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會同海事管理機構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

發生較大船舶污染事故和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有關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會同海事管理機構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

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下,按照應急預案的分工,開展相應的應急處置工作。

第三十九條 船舶發生事故有沉沒危險,船員離船前,應當盡可能關閉所有貨艙(柜)、油艙(柜)管系的閥門,堵塞貨艙(柜)、油艙(柜)通氣孔。

船舶沉沒的,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貨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性質、數量、種類、裝載位置等情況,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清除。

第四十條 發生船舶污染事故或者船舶沉沒,可能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有關沿海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事管理機構根據應急處置的需要,可以征用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的船舶和防治污染設施、設備、器材以及其他物資,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被征用的船舶和防治污染設施、設備、器材以及其他物資使用完畢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當及時返還。船舶和防治污染設施、設備、器材以及其他物資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第四十一條 發生船舶污染事故,海事管理機構可以采取清除、打撈、拖航、引航、過駁等必要措施,減輕污染損害。相關費用由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有關作業單位承擔。

需要承擔前款規定費用的船舶,應當在開航前繳清相關費用或者提供相應的財務擔保。

第四十二條 處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劑,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及時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消油劑名錄向社會公布。

船舶、有關單位使用消油劑處置船舶污染事故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船舶污染事故調查處理

第四十三條 船舶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依照下列規定進行:

(一)特別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等部門組織事故調查處理;

(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組織事故調查處理;

(三)較大船舶污染事故和一般船舶污染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的海事管理機構組織事故調查處理。

船舶污染事故給漁業造成損害的,應當吸收漁業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給軍事港口水域造成損害的,應當吸收軍隊有關主管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第四十四條 發生船舶污染事故,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機關或者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及時、客觀、公正地開展事故調查,勘驗事故現場,檢查相關船舶,詢問相關人員,收集證據,查明事故原因。

第四十五條 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機關或者海事管理機構根據事故調查處理的需要,可以暫扣相應的證書、文書、資料;必要時,可以禁止船舶駛離港口或者責令停航、改航、停止作業直至暫扣船舶。

第四十六條 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機關或者海事管理機構開展事故調查時,船舶污染事故的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反映情況和提供資料,不得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礙調查取證。

第四十七條 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機關或者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事故調查結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制作事故認定書,并送達當事人。

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基本情況、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

第七章 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

第四十八條 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者,應當排除危害,并賠償損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完全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一)戰爭;

(二)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三)負責燈塔或者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

第五十條 船舶污染事故的賠償限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關于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規定執行。但是,船舶載運的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賠償限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的規定執行。

前款所稱持久性油類物質,是指任何持久性烴類礦物油。

第五十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定,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財務擔保。但是,1000總噸以下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除外。

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的財務擔保的額度應當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油污賠償限額。

第五十二條 已依照本條例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財務擔保的中國籍船舶,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合同或者財務擔保證明,向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或者財務保證證書。

第五十三條 發生船舶油污事故,國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應急處置、清除污染所發生的必要費用,應當在船舶油污損害賠償中優先受償。

第五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接收海上運輸的持久性油類物質貨物的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

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

國家設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賠償等事務。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管理委員會由有關行政機關和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主要貨主組成。

第五十五條 對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海事管理機構調解,也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六條 船舶、有關作業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機構可以責令停止作業、強制卸載,禁止船舶進出港口、靠泊、過境停留,或者責令停航、改航、離境、駛向指定地點。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的結構不符合國家有關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技術規范或者有關國際條約要求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船舶未取得并隨船攜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證書、文書的;

(二)船舶、港口、碼頭、裝卸站未配備防治污染設備、器材的;

(三)船舶向海域排放本條例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

(四)船舶未如實記錄污染物處置情況的;

(五)船舶超過標準向海域排放污染物的;

(六)從事船舶水上拆解作業,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未按照規定在船舶上留存船舶污染物處置記錄,或者船舶污染物處置記錄與船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數量不符合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未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擅自從事船舶垃圾、殘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質污水接收作業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未按照規定辦理污染物接收證明,或者船舶污染物接收單位未按照規定將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處理情況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船舶未按照規定保存污染物接收證明的;

(二)船舶燃油供給單位未如實填寫燃油供受單證的;

(三)船舶燃油供給單位未按照規定向船舶提供燃油供受單證和燃油樣品的;

(四)船舶和船舶燃油供給單位未按照規定保存燃油供受單證和燃油樣品的。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的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貨物適載要求的;

(二)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的船舶未在具有相應安全裝卸和污染物處理能力的碼頭、裝卸站進行裝卸作業的;

(三)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未按照規定對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貨物進行危害性評估的。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船舶載運污染危害性貨物進出港口、過境停留、進行裝卸或者過駁作業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船舶發生事故沉沒,船舶所有人或者經營人未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貨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性質、數量、種類、裝載位置等情況的;

(二)船舶發生事故沉沒,船舶所有人或者經營人未及時采取措施清除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貨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載運散裝液體污染危害性貨物的船舶和1萬總噸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經營人未按照規定簽訂污染清除作業協議的;

(二)污染清除作業單位不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從事污染清除作業的。

第六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發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關作業單位未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的,對船舶、有關作業單位,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船員的,并處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有關證件1個月至3個月的處罰。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發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關作業單位遲報、漏報事故的,對船舶、有關作業單位,由海事管理機構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船員的,并處給予暫扣適任證書或者其他有關證件3個月至6個月的處罰。瞞報、謊報事故的,對船舶、有關作業單位,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海事管理機構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船員的,并處給予吊銷適任證書或者其他有關證件的處罰。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海事管理機構批準使用消油劑的,由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或者使用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污染事故的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未如實向組織事故調查處理的機關或者海事管理機構反映情況和提供資料,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礙調查取證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舶所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未按照規定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財務擔保的;

(二)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的財務擔保的額度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規定的油污賠償限額的。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接收海上運輸的持久性油類物質貨物的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未按照規定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停止其接收的持久性油類物質貨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進行裝卸、過駁作業。

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逾期未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應當自應繳之日起按日加繳未繳額的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九章 附 則

第七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對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有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七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負責漁港水域內非軍事船舶和漁港水域外漁業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工作,負責調查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五條第四款規定的漁業污染事故。

第七十五條 軍隊環境保護部門負責軍事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七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1983年12月2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為什么廢除

2009年9月9日,國務院公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該條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并廢止了1983年12月29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新舊兩個條例有很多差別,所體現的意義也是不盡相同.新條例實施的意義所謂與國際接軌,就是執行IMO有關的公約、決議、規則和指南等.

船舶防污染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義

海洋法公約與我國防治船舶海洋環境污染初探

世界海洋總面積為36000萬km2,占地球總面積的71%.海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海洋資源極為豐富,海洋為大量運輸物資和人員提供了最廉價的方法,海洋環境也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為維護海洋健康,保護海洋環境,確保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海上安全,聯合國1973年12月召開了“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并于1982年4月通過了對和平和安全等具有深遠意義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自然資源的分配、海上航行、海洋運輸、海洋科研、和海洋環境作了規定.1996年6月7日我國向聯合國交存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文件,同年7月7日該公約對我國生效,我國遂成為該公約的締約國,該公約成為我國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等必須遵循的國際法.

在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二十一世紀,保護海洋環境,防止污染海洋環境已成為人類共同遵守的準則和共同擔負的使命.陸地和海上影響海洋環境的污染源很多,其中一個嚴重的流動污染源是海上運輸船舶.隨著工業技術極大的發展以及人口快速的增長,海上貨運量逐年大幅度增長,世界船舶總噸位和尺度也在不斷增加.船舶在營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間接把一些物質和能量引入海洋環境,以至于產生損害生物資源,危及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漁業活動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破壞海洋的使用素質和舒適程度的有害影響,造成海洋污染.本文結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如何防治船舶污染我國海洋環境作一些探討.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

海上船舶造成污染一直是各國特別關心的問題,關于防止船舶污染,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法律制度,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這類規定主要集中于在公約的第十二部分“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中.該部分共11節、45條,此外在領海、專屬經濟區等部分中也含有有關的條款.

2016年最新修訂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評論

網站聲明:交通違章查詢網刊載內容均來自當地機構或網絡,主要以學習交流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問題和政策等內容,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將鏈接反饋給我們,核實后會盡快處理。
Email:********@qq.com

熱門推薦
相關文章
  • 暫無相關文章
  • 暫無相關問題

業務: 問題:
Top1111 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欧洲精品一区| 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区| 922tv免费观看在线| aaa免费看大片|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欧美日韩国产区| 亚洲成人福利片| 亚洲成人动漫av| 色婷婷综合激情|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精选午夜久久久乱码6080| 欧美色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日韩视频在线永久播放| 日韩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图片| 亚洲少妇激情视频|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 视频福利一区| 精品国产精品|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另类成人小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婷婷免费| 亚洲专区一二三| 欧美精品一二三四| 综合成人在线| 日韩精品资源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www日韩tube| av成人影院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不卡视频| av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尤物| 欧美综合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 久久久综合视频| 色综合久久九月婷婷色综合| 亚洲福利视频二区| 国自产拍在线网站网址视频| 色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最新在线|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精产品999国精产品官网| а√中文在线8| 51亚洲精品| 99成人在线|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片在线免费观看 | 91精品福利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成人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夜色精品三区| 国产一区导航|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看|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在线a| 青青青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校园春色亚洲色图|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四虎小说| 国产一二三精品|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av小说在线| 青青久久av| 成人少妇影院yyyy| 久久日一线二线三线suv|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1蜜桃| 日韩伦理福利| av男人天堂一区| 亚洲一二三区不卡|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久久| www.欧美色图|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影院| 丁香花在线影院|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女人天堂av在线播放| 中文日韩欧美|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18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网站| 国产色产综合产在线视频| 日本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精选成人|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在线男人天堂| 精品综合免费视频观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草碰在线视频| 老汉色老汉首页av亚洲| 94色蜜桃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 伊人手机在线| 亚洲在线日韩| 欧美丝袜丝nylons| 综合激情在线| 嫩模私拍啪啪| 久久精品高清| 免费观看黄色网| 麻豆成人综合网| www.成人影院|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922tv免费观看在线| 噜噜噜久久亚洲精品国产品小说|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av97| 黄色免费影视| 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污视频在线| 成人永久aaa|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116极品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播放免费| 巨茎人妖videos另类| 亚洲v在线看| 欧美α欧美αv大片| 日韩黄色网络| 欧美成人aa大片|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老女人爱爱| 午夜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电影一区| 亚洲视频777| 中文av一区| 欧美成人猛片aaaaaaa| 亚洲精品国模| 91激情五月电影|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a在线视频v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精| 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天堂av最新在线| 成人av免费在线播放| 超碰国产在线| 丁香网亚洲国际| 好了av在线| 91免费观看在线| 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视频免费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男人天堂久久久| gogo大胆日本视频一区| av网站大全在线|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欧美aaaaa性bbbbb小妇| 一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电视剧|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在线一区视频观看| 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欧美v日韩v国产v| 大片网站久久| 日韩av在线网址|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18zzzzxxxxx| 成人丝袜18视频在线观看| 丰乳肥臀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在线| 亚洲综合伊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欧美hentaied在线观看| 啊啊啊啊啊啊啊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蜜桃精品|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超碰| 二吊插入一穴一区二区| 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88|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爆操欧美孕妇| 国产精品88av| 亚洲成人不卡| 欧美人成免费网站| 国产欧美日本|